方得網 原創(chuàng)
宇通重卡為何死磕“直銷+直服”?深度綁定客戶,只為造出“最好”的車,提供“托底”的服。
7月29日,宇通重卡召開全場景新品發(fā)布會,升級版牽引、港口牽引、增程牽引、廂式載貨及冷藏車五大系列集中亮相。這場實力“秀肌肉”,彰顯了宇通重卡做大做強的雄心,更清晰勾勒出其堅定選擇“直銷+直服”路徑的內在邏輯。
請看方得網帶來的深度報道。
為什么做直銷?
在重卡圈,宇通堪稱“另類”——它完全摒棄代理商,采用單一直銷模式。
宇通集團副董事長助理、宇通重卡總經理黃迅表示,“宇通不是‘有啥賣啥’,而是‘啥好賣啥’。這個‘好’,客戶說了算。”他強調,宇通始終用場景定義產品,用匠心打磨品質,用實力兌現價值,確保每一臺車都經得起考驗。“因為我們堅信,只有死磕‘更好’,才能讓您的選擇,次次都是‘最好’。”
如何兌現“最好”?關鍵在于“比客戶更懂他的需求”。黃迅指出:“我們將新能源重卡運營場景細分近200個。不同路況、環(huán)境、貨物特性,都要求精準匹配的產品。” 他說,這份深刻的場景洞察力,源于宇通“三直模式”——直銷、直服、直融。“宇通成千上萬的技術、銷售和售后人員,成天‘泡’在客戶堆里,目的就一個:比您更懂您。”
深度“浸泡”市場的成果,在新品上體現得淋漓盡致。以升級版T400標載牽引車為例。短短4個月,宇通400度牽引車自重已從9.3噸再降200公斤至9.1噸。宇通重卡產品規(guī)劃部部長范曉嚴介紹,降重非簡單“減法”,而是系統(tǒng)“優(yōu)化”。“以動力系統(tǒng)為例,通過高效電機、新材料變速箱、新工藝一體式鑄造橋,整體減重10.3%,同時效率提升至98%。”
港口牽引車的升級同樣源于場景洞察。針對吊箱作業(yè)防磕碰、視野要求高及高濕高腐蝕環(huán)境痛點,新升級的4×2港口牽引車采用電池全底置設計。范曉嚴表示,“這不僅規(guī)避電池磕碰風險,提升后窗視野和行駛穩(wěn)定性,更為駕駛室預留潰縮空間。‘電泳+面漆’雙重防腐設計,主結構鹽霧試驗超1000小時,遠高于行業(yè)720小時標準。”同時,自重低至8.6噸,能耗低至每公里1度電,提供400/528/600度電靈活選擇。
針對客戶經營中的“變數”,宇通推出行業(yè)首款模塊化增程重卡——T400RE增程牽引車。黃迅剖析痛點:“不少客戶守著油車,究其原因:一是線路不固定。合同到期后,原400度車可能不夠用;二是補能不便,如內蒙古外運、云南跨境運輸;三是冬季續(xù)航焦慮,其他季節(jié)電量冗余。”
T400RE應需而生。“它采用‘大電量+小增程’技術路線,通過電池全底置布局與增程器模塊化布置,整車重心降低30%,后窗視野無遮擋,同時延續(xù)純電平臺低能耗、輕量化優(yōu)勢,自重降至10.4噸。模塊化增程系統(tǒng)如同‘快速充電寶’,除純電部分的400度電外,最大可儲備600度電,徹底消除里程焦慮。此外,車輛提供純電、增程、強啟三種動力模式,靈活適配短途運輸、不固定線路及長途干線等多種場景。滿電滿油狀態(tài)下等效于1000度電的新能源重卡運營效果,一次補能續(xù)航更遠,適配更多線路,真正實現無懼續(xù)航、運距與季節(jié)變化的高效運輸。”范曉嚴表示。
載貨車市場新能源滲透率僅1%,癥結何在?黃迅表示,“非客戶不愿轉,而是現有產品不給力。標載18噸,每增一公斤少一份收入;電量不足難滿足日續(xù)航,高能耗致全生命周期成本難算。”宇通針對性推出“天行C331載貨車,專為快遞、零部件、冷鏈場景設計,自重輕至9噸,續(xù)航400公里”。其廂式車箱長9.8米,提升容積;冷藏車“首配新能源專用高壓大功率冷機(10Kw),夏季打冷費用低至每小時5元,比油車省5-7元”。
正是直銷模式,讓宇通得以深度“浸泡”市場,精準捕捉并快速響應客戶最細微的需求痛點,驅動產品持續(xù)迭代升級。
為什么做直服?
重卡行業(yè)售后維修,長期依賴社會或經銷商服務站。宇通卻再次選擇“獨行”——直服。
宇通重卡售后服務部部長吳輝開宗明義:“何為‘好服務’?我們思考從未止步。服務源于需求,但不止于此。我們認為,‘能為客戶運營托底,讓客戶無后顧之憂;能持續(xù)創(chuàng)造價值;做客戶長期可靠的經營伙伴’,這才是好服務。”
為讓客戶享受到最好服務,宇通采取直服模式,即由廠家人員直接服務于客戶。
“直服意味著要投入更多的人力、物力,但基于我們的服務理念,從一開始我們就堅持走直服模式。”吳輝強調,宇通堅守“以客戶為中心”理念,初心是“為客戶創(chuàng)造更大價值”。由此衍生出“為客戶增值、讓客戶感動”的服務理念,核心是三個關鍵詞:“托底”、“增值”、“標桿”。
吳輝闡述了宇通選擇“直服”的三點核心原因:新能源重卡不同于傳統(tǒng)重卡,客戶面臨“司機不會開、車隊不會管、社會不會修”的難題,都需要廠家“托底”。“‘宇+直服’擁有三大優(yōu)勢:一是一站式服務,不管什么問題,一個電話全搞定,專屬服務經理全程對接;二是廠家人員直接服務,故障問題一次修好率98%以上,修得又快又準;三是不止于維修保障,更關注客戶運營收益。”
吳輝表示,支撐“宇+直服”落地的有兩大體系:一是“全周期直服保障體系”:訂車即配備專屬客戶經理,做到“車輛未到,配件先行,有車有服務”,承諾“5分鐘極速響應,一般問題4小時、重大問題24小時解決”;二是“全場景智能化服務體系”:宇通安睿通,以“數字大屏、運單管理、能耗管理、視頻監(jiān)控”為核心,提供“開放、一站式”的智慧管理平臺,實現“信息化、規(guī)范化、智能化、定制化”。
吳輝舉例說明價值:廣東陽江客戶使用智能調度大屏后,“司機扎堆排隊問題迎刃而解,運營里程提升30%,單車年收入增加2.4萬元”。山西客戶利用運單管理實現全流程信息化,“減少了2個財務,一年節(jié)省人工20萬”。安睿通還充當安全管理員,精準識別并管控司機不規(guī)范駕駛行為。
正是“直銷+直服”模式,讓宇通客戶買得更放心。新疆天晨礦業(yè)有限公司楊軍偉的體驗頗具代表性:公司今年訂購了50輛宇通,是目前單次采購最大批量訂單。“面對復雜的工況,我需要的不是最便宜的車,而是能跑、可靠的車。試用多家產品之后,我得出的結論是:買對的車,貴一點也值;買錯的車,再便宜也是浪費。”
說到底,商場上玩不得虛的。宇通搞“直銷+直服”,不是圖個新鮮名頭,而是實打實沖著用戶痛點去、奔著運營價值來。從死磕產品輕一斤、多跑一公里,到服務響應快一分、省下一分錢,樁樁件件都在算一本明白賬——讓客戶的車跑得更遠、賺得更多,才是硬道理。
新能源重卡這盤大棋,宇通用“三直”模式落子,能攪動多大風云?市場自會給出答案,但這份“笨功夫”背后的誠意,用戶看得見、摸得著。